发布日期:2023-09-05 14:40:12 来源:结核科 作者:沈霞 责任编辑:贺怡潇 浏览量:9799
1.为什么要开展新生肺结核筛查? 学校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,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场所。开展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,主要是为防止肺结核患者带病入学,造成传染,威胁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。 根据不同学龄段的特点,筛查方法会有所不同。比如对大学新生,主要采取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X线胸片检查: 对高中新生则主要采取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感染检查。根据筛查结果如果需要再开展进一步的结核病检查。 2.怀疑自己可能得了结核病应该怎么办? 咳嗽、咳痰 2 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可疑症状。如果自己或周围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,应立即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。大家一定不要隐瞒病请,要主动向学校报告,绝对不能带病上课。 3.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得结核病呢? 结核病的早期和准确诊断对于阻断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。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结核病,需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的检查。目前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、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。其中,从痰里找到结核菌是最直接、最重要的诊断依据。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很高,应该进行结核病筛查。一是可以尽快发现结核病患者,开展规范化治疗,防止疾病进一步的扩散;二是可以发现潜伏感染者,并对高危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。 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主要包括:(1)与患者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的师生、在同一个宿舍居住的同学。(2) 与患者确诊前 3 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 14 天内,共同居住达到 7 天以上的家人,或在封闭空间直接连续接触 8 小时及以上或累计达到 40 小时者(如兴趣班、室内一起活动的师生)如果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超过 3 个月,则上述关于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应更新为从症状出现时至开始治疗后14天。 5、确诊结核病后应该怎么办? 确诊结核病后,学生和家长都要接受结核病健康宣教,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,消除恐慌心理。要积极按照医生的要求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,定期复查。服药不规律、不能坚持全疗程治疗会造成治疗失败,甚至引起结核菌耐药,造成肺组织和肺功能的进一步损害,还会造成结核菌的持续传播。 学校发生肺结核疫情后,会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(如同班同宿舍同学、老师)开展结核病筛查,以发现潜在的患者和感染者,师生要配合学校开展疫情处置工作。 6、结核病能治好吗? 严格遵从医嘱,按时规律服药,完成规定的疗程,90%及以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好的。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方面:(1)保证充足的营养,对于一般患者来说,首选通过日常饮食获取足够营养:一是注意饮食均衡多样化;二是主食注意粗细粮搭配;三是多吃蔬菜水果;四是每天饮水1500 毫升以上,少量多次饮用。(2)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通过增强身体抵抗力,对病灶吸收和提高疗效都有好处,但以不引起劳累和不适为宜。(3) 规律生活起居保证睡眠充足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 7、得了结核病需要休学吗? 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,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,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开具“休学诊断证明”,学校将为学生办理休学手续。 当患者经过规范治疗、病情好转,达到复学标准后,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会开具“复学诊断证明”,学校将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。 教职工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参照学生休复学管理要求执行。 如果发现身边人患有肺结核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步骤 :一查,尽快前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。二治,肺结核的治疗至少需要6个月,作为患者的家人或同学,要监督和提醒患者规律服药,可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问候和鼓励,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三防,采取戴口罩、勤通风、加强体育锻炼,减少人群聚集等措施预防感染。
4.成为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?
8、身边发现肺结核患者怎么办?
商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网站地图 丨 地址:通信路信息巷 丨 邮编:726000 丨联系电话:0914-2313563 丨 技术支持: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